注漿防水又稱灌漿防水,是指在滲漏水的地層、圍巖、回填、襯砌內,利用液壓、氣壓或電化 學原理,通過注漿管把無機或有機漿液均勻地注人其內,漿液以填充、滲透和擠密等方式,將土 顆?;驇r石裂隙中的水分和空氣排除后,占據其位置,并將原來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膠結成一個 強度大、防性能高和化學穩定性良好“結石體”。 各種防水混凝土雖然在地下工程中已經廣泛采用,但仍有不少工程存在滲漏,人們發現, 滲漏水的部分或大部分都發生在施工縫、裂縫、蜂窩麻面、埋設件、穿墻孔以及變形縫部位,這 種滲漏水一般是由于施工不慎或基礎沉降所造成的。 在新開挖地下工程中,會遇到大量的地下水涌出,特別是在巖石中構筑的地下工程,地下 水通過巖石裂隙對地下工程造成嚴重的危害,此時如果不先止水,工程則無法開展。因此注漿 止水法在地下工程中有它重要的意義,已成為一種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注漿止水法一般有兩個方面的用途。一是在新開挖地下工程時對圍巖進行防水處理,它 的基本原理就是將制成的漿液壓入巖石裂隙,使它沿裂隙流動擴散,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低透 水性的結合體,從而堵塞裂隙、截斷水流。圍巖處理一般采用水泥漿液和水泥化學漿液,只有 在碰到流砂層、粉砂層、細砂沖擊層時,才采用可灌性好的化學漿液注漿。二是對防水混凝土 地下工程的堵漏修補,修補堵漏技術是根據工程特點,針對不同的滲水情況,分析原因,選擇相 應的材料、工藝、機具設備等處理地下工程滲漏的一項專門性技術。 過去,對地下工程的滲漏主要采用以水泥為主的防水材料進行快速堵漏和大面積砂漿抹 面修補的方法,隨著高分子材料的出現,近來各種化學灌漿堵漏抹面技術紛紛出現,給地下工 程的防水帶來了新的活力。 化學灌漿堵漏技術,即將化學藥品制成的漿液,用泵輸入混凝土結構裂隙之中,凝結、硬化 后起到堵水作用,化學灌漿材料品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多,其最主要的品種有:丙 凝、甲凝、氰凝、環氧樹脂、聚氨酯樹脂等。其注漿的方法亦有單液、雙液兩種。 注漿防水的施工要求地下工程注漿防水施工的10個要求 (1)注漿孔數量、布置問題、鉆孔深度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注漿孔深小于10m時,孔位最大允許偏差為100mm,鉆孔偏斜率最大允許偏差為1%; ②注漿孔深大于10m時,孔位最大允許偏差為50mm,鉆孔偏斜率最大允許偏差為 0. 5% ; (2)巖石地層或襯硇內注漿前應將鉆孔沖洗干凈。 (3)注漿前,應進行壓水試驗,測定注漿孔吸水率和地層吸漿速度。 (4)回填注漿時,對巖石破碎、滲漏水量較大的地段,宜在襯砌與圍巖間采用定量、重復注 漿法分段設置隔水墻。 (5)回填注漿、襯砌后圍巖注漿施工順序,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沿工程軸線由低到高,由下往上,從少水處到多水處; ②在多水地段,應先兩頭,后中間; ③對豎井應由上往下分段注漿,在本段內應從下往上注漿。 (6)注漿過程中應加強監測,當發生圍巖或襯砌變形、堵塞排水系統、串漿、危及地面建筑 物等異常情況時,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降低注漿壓力或采用間歇注漿,直到停止注漿; ②改變注漿材料或縮短漿液凝膠時間; ③調整注漿實施方案。 (7)高壓噴射注漿的工藝參數應根據試驗確定,也可按高壓噴射注漿工藝參數表選用,并在施工中進行 修正。
|